汽车都需要芯片吗
汽车都需要芯片答案是肯定的。
早期纯机械汽车可能不需要但如今的汽车必然需要。
汽车芯片按功能分有三类。一类负责算力和处理像用于自动驾驶感知融合的 AI 芯片还有控制发动机、底盘、车身的传统 MCU。
第二类负责功率转换比如 IGBT 这样的功率器件。
第三类是传感类芯片用于各种雷达、气囊、胎压检测等。
平均每辆车约有 1600 个半导体像逻辑计算、存储、微控制器 MCU 等芯片主导汽车各设备和系统协同工作。
汽车上小到胎压监测、摄像头大到整车和自动驾驶控制器都靠芯片。
传统汽车芯片约 500 到 600 个现在随着功能增加达 1000 到 1200 个左右。
新能源汽车至少需要 40 种芯片包括功能芯片、功率半导体和传感类。
功能芯片又叫微控制单元 MCU管着汽车内部的多个系统功能。
汽车智能化其实就是芯片的智能化算力芯片很关键它得应对整车厂对高性价比芯片的需求还得在电子电气架构变化中应对技术创新和软硬件深度结合的挑战。
总之现代汽车离不开芯片芯片让汽车的各种功能更强大、更智能。
汽油车短期内不会被取代。
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在全球新车销量中的占比逐渐上升尤其在中国可能达到 25%或 30%但汽油车仍具有明显优势。
汽油车拥有长期的用户基础和爱好者各大公司也在不断投入资金改进其功率系统提升性能和环保性。
从商用车角度来看燃油车占据绝对多数比如货车等营运车辆需要大量柴油而目前新能源车受续航里程和成本限制在这一领域占比很低。
即使未来禁止生产燃油商用车淘汰存量燃油商用车也需要很长时间。
要实现汽油车被取代需要充电站普及和电动汽车续航大幅提升。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多种类型展示了新技术和新趋势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小毛病比如电池老化等。
站在汽车从业者角度未来汽油车会面临淘汰但这要建立在找到安全可靠、数量充足新能源的基础上。
根据国家工信部研究预计国内燃油车退出在 2030 年至 2040 年左右。
在燃油车退出时间表明确前驾驶员可继续购买燃油车型。期间会有越来越多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过渡产品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将逐渐减少。
即使到禁售日期现有燃油车仍可合法上路直至实现平稳过渡至无汽油车阶段。
环保和低碳出行已成全球共识许多国家已公布燃油车禁售时间表旨在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可持续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影响。
未来汽车市场将更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新能源汽车将成主流。
随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性能和续航里程不断提高有助于加速传统燃油车淘汰过程。
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给市场足够时间适应过渡。
比如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短对城市路面坡度大地区不太友好在目前技术手段和基础设施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未来一段时间汽油车仍会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