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瞬态工况法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11-28 04:22:01 来源:整理于互联网
简单瞬态工况法是一种相对简单和低成本的检测汽车排放的方法。采用简单工况法时,将被检车辆置于底盘测功机上,通过测功机对车辆施加一定的载荷,使车辆以一定的速度行驶,从而模拟车辆的实际行驶工况。此时可以真实的检测到车辆的排放状况。在北京实施的简单
简单瞬态工况法是一种相对简单和低成本的检测汽车排放的方法。采用简单工况法时,将被检车辆置于底盘测功机上,通过测功机对车辆施加一定的载荷,使车辆以一定的速度行驶,从而模拟车辆的实际行驶工况。此时可以真实的检测到车辆的排放状况。在北京实施的简单操作方法包括稳态加载操作方法(ASM)和瞬态操作方法(VMAS)。稳态加载法主要检查汽油车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的CO、HC、NO和CO2的排放情况。如果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在标准规定的现值之内,则可以认为该车在简单工况下的排放试验结果合格。此外,稳态运行方法还包括ASM5025和ASM2540测试。瞬态工况法不仅要在分析仪下测试上述气体,还要用气体流量计完成测试。如果全部符合相应标准限值的要求,则测试结果为合格。相比较而言,稳态工况法应用广泛,但瞬态工况法也有用户。 制动跑偏是指制动时车辆自动偏向一侧行驶的现象。影响交通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产生原因主要是:

①汽车两侧车轮,特别是转向轴两侧车轮的制动力不一致。

②悬架导向杆和转向系拉杆在制动时运动不协调。

③车辆两侧装载不当。

④路面两侧附着力不一致等。

制动跑偏严重时常会引起后轴侧滑,造成车辆剧烈的回转运动,使车辆部分或完全失去控制,从而造成交通事故。

基本介绍: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制动跑偏、后轴侧滑或前轮失去转向能力而使汽车失去控制离开原来的行驶方向,甚至发生撞入对方车辆行驶轨道、下沟、滑下山坡的危险情况。一般称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为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汽车试验中常规定一定宽度的试验通道(如1.5倍车宽或3.7米),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合格的车辆,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产生不可控制的效应使它离开这条通道。

最危险的情况是在高速制动时发生后轴侧滑,此时汽车常发生不规则的急剧回转运动而失去控制。跑偏与侧滑是有联系的,严重的跑偏有时会引起后轴的侧滑,易于发生侧滑的汽车也有加剧跑偏的趋势。

前轮失去转向能力,是指弯道制动时汽车不再按原来的弯道行驶而沿弯道切线方向驶出;直线行驶制动时,虽然转动转向盘但汽车仍按直线方向行驶的现象。失去转向能力和后轴侧滑也是有联系的,一般如果汽车后轴不会侧滑,前轮就可能失去转向能力;后轴侧滑,前轮仍有转向能力。

制动跑偏、侧滑与前轮失去转向能力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例如,我国某市市郊一山区公路,根据两周(雨季)发生的七起交通事故分析,发现其中六起是由于制动时后轴发生侧滑或前轮失去转向能力造成的。西方一些国家的统计表明,发生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中,在潮湿路面上约有1/3与侧滑有关;在冰雪路面上有70%~80%与侧滑有关。根据对侧滑事故的分析,发现有50%是由制动引起的。

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联系删除。
来源:整理于互联网
收起
导航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