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液多少时间换一次
刹车油具有吸水特性。如果长期不更换,会腐蚀刹车系统,给行车带来隐患。同时,由于刹车油吸水后沸点会降低,容易造成制动压力不足,影响制动效果。一般情况下,建议车主每两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刹车油。
当制动系统的温度因刹车片与刹车盘摩擦产生的热量而升高,进而达到沸点温度时,刹车油中的水就会沸腾产生气泡,气体是可压缩的。当制动管路中有一定量的气泡时,踩制动踏板会感觉很软,制动力会明显不足。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制动力。
另外,制动液也有使用寿命。过期的制动液会逐渐乳化变质,乳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泡。这些气泡会聚集在管路中无法释放,形成空气阻力,影响油压的正常传递,导致制动效能下降甚至失效。其实规定使用时间后仍然使用的制动液,对日常驾驶影响不大,不会有异常感觉。但当车辆在下坡或剧烈行驶时,制动系统产生的高温很可能会使刹车油沸腾。那么制动管路中就会产生气泡,严重时会影响制动系统的工作。制动液沸腾导致的刹车失灵,基本都是突发的,没有任何征兆。制动液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关系到车辆的行驶安全。任何接触刹车的东西都要谨慎对待。认为不黑刹车不软就不用更换制动液的想法是错误的。
因此,制动液必须定期更换,通常车辆正常行驶4万公里或连续使用两年以上后应更换;不要混合不同类型和品牌的刹车油。由于配方不同,混合刹车油会造成刹车油指数降低,降低制动的可靠性;制动时要时刻注意各种异常现象,及时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