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汽-大众奥迪到奥迪一汽

发布时间:2022-01-08 04:00:04 来源:整理于互联网
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和全球汽车市场都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从特斯拉令人瞩目的销量增长,甚至新能源车企股价的飙升,整个汽车行业都嗅到了新能源和智能浪潮的气息。这股浪潮即将席卷全球,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这个百年产业的面貌。

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和全球汽车市场都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化。从特斯拉令人瞩目的销量增长,甚至新能源车企股价的飙升,整个汽车行业都嗅到了新能源和智能浪潮的气息。这股浪潮即将席卷全球,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这个百年产业的面貌。

对于奥迪来说,挑战来自特斯拉和豪华市场的老对手——奔驰EQC拉开了奔驰在华电动车战略的大幕,未来还会有EQE、EQS SUV、EQE SUV等车型;宝马也没有闲着。首先,它收购了华晨的多数股权,然后与长城汽车合作生产电动版MINI。并计划将中国建设成为其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生产基地之一。

显然奥迪不可能不为所动。

2020年10月中旬,奥迪与一汽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成立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就在本周一(1月18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奥迪汽车有限公司、长春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宣布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公司落户长春。

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项目计划引进PPE平台,首个工厂计划投资超300亿元,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在长春投产。同时,未来PPE产品将由一汽-大众全资子公司一汽奥迪销售公司销售。PPE平台(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是奥迪和保时捷联合为大型电动车开发的高端电动车平台。该平台打造的车型车身重量更轻,车身刚性更高,涵盖轿跑车、旅行、SUV等车型。

引人注目的是新项目的名称——“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项目”。奥迪这次的合作伙伴不是一汽-大众奥迪或者SAIC奥迪,而是和更高层次的一汽有直接关系。作为第一个引入中国的豪华汽车品牌,一汽-大众奥迪合资公司的初始股权比例为60: 30: 10。

在奥迪-一汽项目中,奥迪和奥迪ag将持有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公司60%的股份,一汽集团将持有40%的股份。以新能源汽车合作为契机,奥迪与一汽成立第二家合资公司,结束了长期以来的股比纠缠。

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一汽、奥迪、大众等各方就在日内瓦车展上签署了《关于成立一汽-奥迪销售公司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成立移动出行和更多数字化服务新合资公司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两份备忘录,一汽集团和奥迪将在中国联合成立两家新的合资企业,包括一汽-奥迪移动出行服务(中国)有限公司和一汽-奥迪销售公司。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并没有成立。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这与此前SAIC-奥迪的风波有关。现在SAIC-大众的问题已经澄清,奥迪自然可以迈出新的步伐。

2020年,一汽-大众奥迪在华累计销售新车72.63万辆,同比增长5.4%,成功达到年销量70万辆的水平,创下中国30多年来的新高。中国贡献了奥迪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销量,在21世纪20年代,中国仍然是奥迪无法放弃的市场之一。从这家新合资公司的成立可以看出,经过一番博弈,奥迪在中国的核心合作伙伴依然是一汽。“引入PPE平台是双方持续开放合作的重要实践。中国一汽与奥迪的合作始于长春。30年来,长春也见证了中国一汽与奥迪合作的成功。”中国一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邱先东如是说。

奥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业务负责人杜思曼表示:“随着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项目落户长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通过本地化生产,强化高端纯电动汽车厂商的定位。“在此次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书写奥迪在中国的成功篇章,积极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根据奥迪的产品规划,预计到2025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总销量份额的40%。奥迪已经推出了30多辆电动汽车,其中20辆将是纯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奥迪计划到2025年将电动汽车销量提高到中国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未来奥迪一汽新能源产品会是什么品牌。

根据2018年发布、2019年实施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条例》,“新建纯电动汽车项目建成投产后,只生产拥有自主注册商标和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产品”。这也是江淮大众之前只把思皓品牌投产,然后传出可能会进口到SEAT品牌的根本原因。

根据这一规定,奥迪一汽项目也需要重新注册新商标。但对于具有高端新能源汽车属性的PPE平台车型,奥迪显然很难选择重启炉灶。新品牌缺乏奥迪的口碑积累,难以帮助奥迪实现未来转型。更何况奥迪的品牌已经用了几十年,德国人显然很难轻易放弃。

当然,还有一种猜测:奥迪可能会突破政策限制。如果“突破”实现了,就会产生很大的示范效应。打破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需要使用自有商标的限制,可以为长城宝马等现有企业使用国外高端品牌扫清道路,也为通用、福特、戴姆勒、丰田等企业选择合资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品牌使用路径。

更野的猜测空是奥迪一汽项目可能与保时捷国产化有关。作为奥迪与保时捷合作的全新品牌,PPE平台的落地意味着奥迪一汽具备了生产纯电动Macan等保时捷电动产品的技术基础。虽然保时捷一再否认在中国投产的可能性,而奥迪一汽是奥迪-奥迪主导的项目,但毕竟不等于保时捷。

在众多猜测的背后,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奥迪电动车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推进,一汽将从技术、营销等方面获得高端电动车品牌的相关经验,豪华市场的电气化竞争也将进入全新时代。

汽车市场一直是中国合资品牌最重要的市场。尤其是以雅阁凯美瑞为首的b级车领域,一直是各大车企关注的焦点。

但由于皇冠锐志逐渐被边缘化,一汽丰田在这个市场的表现一度疲软。为了夺回话语权,再次在这个细分市场站稳脚跟。不愿意这么做的一汽丰田也引进了亚洲龙,并越级争夺。

过山车式的销售

“showstopper”亚洲龙上市两年多市场表现如何?从各种图表来看,只能称之为“过山车”式的销售。

作为国外的特殊车型,亚洲龙刚进入中国市场难免会有点水土不服。19年上市的亚洲龙一开始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爆发。当时亚洲龙还没有推出价格更低的2.0L车型,这也影响了其整体销量。上市后很长一段时间,亚洲龙的月销量一直保持在6000台左右,与凯美瑞1.5万台的稳定销量数据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然而,随着2020年的开始,亚洲龙的销量终于攀升了。在去年1月份的销量中,亚洲龙的月销量已经达到了12038辆,这是其上市以来首次突破万辆,并以优异的成绩成功挤进了汽车销量榜前20名。到今年3月,亚洲龙的月销量已经超过1.5万条。数据显示,2021年3月亚洲龙销量达到15402辆,比凯美瑞多189辆。

本以为亚洲龙的销量曲线会逐渐企稳,没想到4月份,亚洲龙遭遇“腰斩”,销量跌破万辆。到5月份,亚洲龙已经无法出售新上市的亚洲狮。数据显示,今年5月亚洲龙销量仅为5885辆,仅次于本田INSPIRE和亚洲狮。亚洲龙的市场表现如此飘忽不定。发生了什么事?

“真香定律”不容易。

其实从亚洲龙的产品实力来看,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比如在外观上,它有“平价雷克萨斯ES”之称,不仅比凯美瑞更适合商务人士的选择,更适合家用。同时,亚洲龙的尺寸为4975*1850*1450mm,轴距为2870mm,定位在B+级时在空方面更具优势,在TNGA架构下被赋予了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特点,并且还采用了与雷克萨斯ES相同的三大核心件。这些因素加起来就是亚洲龙这款车。

然而,亚洲龙的质量也受到了质疑。最严重的是,在去年大规模爆发的“油阀”事件中,亚洲龙2.5L双擎版经历了机油增多、机油乳化等问题,其中亚洲龙的投诉数量一度大幅上升,这也让大家对丰田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同时,亚洲龙还有很多小问题。有车主爆料亚洲龙点火启动车辆后换挡困难,需要用力换挡,有咔嗒咔嗒的抖动。有车主说亚洲龙车内中控台、天窗等位置有很多异常噪音。

此外,亚洲龙的零与整数之比特别高。众所周知,丰田一向以省心的保养成本著称,但一向“厚道”的丰田排名却出人意料。根据中国保险研究院的数据报告,亚洲龙与零的比例高达540%,远高于350%的行业标准。看看它前面的车型,都是奔驰E级、奥迪A8等豪车,而亚洲龙定位的b+-级车型却非常格格不入。面对零比堪比豪车,为什么不买这个价位的豪车呢?反正维护费用是一样的。

边肖语

从亚洲龙的产品实力来看,漂亮的外观、宽敞的空房间、不错的优惠幅度,真的会让很多人“真香”。然而,尽管有这些因素,亚洲龙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产品质量控制、零零比高等。面对这种过山车般的销量表现,一汽丰田或许也需要反思一下。

以上内容由“燕车许由”上传发布,查看原文。

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联系删除。
来源:整理于互联网
收起
导航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