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虫

发布时间:2024-06-29 08:23:00 来源:整理于互联网

大众甲壳虫 - 品牌简介

大众甲壳虫(Volkswagen Beetle)正式名称为大众1型(Volkswagen Type 1),是由大众汽车(香港译福士车厂)在1938年至2003年间生产的一款紧凑型轿车。1998年,在最初的甲壳虫下线许多年以后,大众汽车正式推出了外形与原先非常相似的新甲壳虫(以大众高尔夫(Golf)为平台),而甲壳虫则在墨西哥和其他少数一些国家一直生产到2003年。在评选最具世界影响力的“20世纪汽车”的国际投票中,甲壳虫排名第四,仅次于福特T型车、迷你和雪铁龙DS。1998年,在最初的甲壳虫下线许多年以后,大众汽车正式推出了外形与原先非常相似的新甲壳虫(以大众高尔夫(Golf)为平台),而甲壳虫则在墨西哥和其他少数一些国家一直生产到2003年。在评选最具世界影响力的“20世纪汽车”的国际投票中,甲壳虫排名第四,仅次于福特T型车、迷你和雪铁龙DS。

大众甲壳虫 - 诞生

甲壳虫的诞生与希特勒有关

在二次大战之前,希特勒希望能够生产一种德国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的民用车,并对这款车所能达到的性能做了明确规定:汽车的最高速度要达到62英里/小时,每加仑汽油要能够行驶42英里,必须是风冷发动机,而且车内还要能够乘坐2个成年人和3个儿童。而这款车的设计工作就交给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波尔舍博士(Ferdinand Porsche)。波尔舍先生不仅是老甲壳虫车型的技术之父,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豪华跑车保时捷公司的创立者。甲壳虫的原名即是现今大众车的名字--Volkswangen。

1934年6月22日,德国汽车制造联合会委托著名的汽车设计师费迪南波尔舍设计一款“大众汽车”。1935年,样车下线,搭载了改进型空冷700毫升直列4缸发动机,功率达到22马力。这款车可以说是日后甲壳虫车型的原型,其极具个性的元素在后来的甲壳虫车型上都得到了体现。不过这种车外型实在太像甲壳虫了,于是它被冠以了这个绰号--甲壳虫(Beetle)。

大众甲壳虫 - 发展历史

甲壳虫系统是德国大众最成功的车型之一,全球的几代人把大众汽车的甲壳虫,选为了他们一生中的第一部汽车。它是一种很容易使您一见倾心,而且很可能是当前世界上最为个性化的车型。

从第一辆甲壳虫问世到现在,已六十多载岁月,在它诞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从设计图到KDF车

 

1931年 弗迪南波尔舍画出了大众汽车的第一张设计图。

1934年 希特勒委托波尔舍设计售价在1000帝国马克之内的大众汽车。

1935年 制造出第一辆22.5马力、700CC的样车。

1936年 10月22日至12月22日期间,完成5万公里的路试。

1937年 已经制造了30辆样车,完成了将近240万公里的路试,成为当时最耐用和可靠的轿车。

1938年 第一辆坚实而具有与众不同外形的甲壳虫在德国的沃尔夫斯堡下线,被称为“欢乐带来力量的汽车(KDF车)”。同年7月3日,“甲壳”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纽约时报杂志》上,美国认为这辆车像“一只可爱的小甲壳虫”。

1939年 KDF车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27万德国人预定了该车,但是战争的爆发使大众汽车厂转为生产军备。

从废墟到经济奇迹的发动机

1945年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工作的63%被炸毁,但是甲壳虫几乎在战争刚刚结束就开始了生产,英国军管当局订购了2万辆车。

1946年 10月14日,大众汽车甲壳虫的总产量达到1万辆。

1947年 第一批甲壳虫出现在德国汽车销售商的展厅中,全年制造了8987辆甲壳虫,并且一次出口到荷兰。

1948年 在德国已经有了1500名甲壳虫的私人用户。

1949年 大众汽车推出用于出口的甲壳虫,50年代甲壳虫的出口为德国的经济奇迹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月8日,两辆甲壳虫从荷兰经水运抵达美国。

1951年 大众汽车的总产量达到25万辆,并已经向29个国家出口了甲壳虫。

1953年 甲壳虫原有的面包圈型后窗被更大的椭圆车窗所代替,这一代甲壳虫被亲切称为“小椭圆”。

1954年 甲壳虫的功率从25马力提高到30马力,最高时速达到110公里。

1955年 8月5日,甲壳虫总产量达到100万辆。

1962年 第500万辆甲壳虫下线。

从甲壳虫到新甲壳虫

1966年 44马力的甲壳虫1500型面世,一年后又推出了34马力的经济型甲壳虫。

1967年 第1000万辆甲壳虫下线。也就是在这一年,这种车在德国被正式称为“甲壳虫”。

1968年 大众汽车第一次在广告中称它最成功的轿车为“甲壳虫”。

1972年 2月17日,大众汽车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总产量打破了福特T型车的生产纪录。

1974年 7月1日上午11:19分,在沃尔夫斯堡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下线。

1978年 在德国本土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在埃姆登工厂下线;同时在海外,甲壳虫的生产量已经达到1000辆/天。

1980年 最后一辆装配风冷发动机的甲壳虫敞篷车驶出了位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的卡曼公司的生产线。

1981年 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在墨西哥下线。为了庆祝这一伟大成就,大众公司推出了“SilverBug”珍藏版甲壳虫,以此献给那些忠心的追随者。

1984年 甲壳虫的价格第一次超过了1万德国马克。

1985年 大众汽车停止从墨西哥向欧洲进口甲壳虫。

1998年 新甲壳虫诞生,在墨西哥生产,供应全世界。新甲壳虫车的雏形创意于1998年,并在底特律国际车展上第一次向公众展示,称为“概念一”。随后于同年在日内瓦出现了新甲壳虫的敞篷车型。

2002年 随着第21517415辆高尔夫驶下生产线,高尔夫的生产量超过了甲壳虫位居世界第一。

2003年 在墨西哥生产的大众汽车新甲壳虫敞篷车在德国上市。

2003年 7月30日,最后一辆甲壳虫驶下大众汽车墨西哥工厂的生产线。标志着这款拥有70年生产历史、全球总销量超过2200万辆的传奇之车走下历史舞台。该厂生产了3000辆特别版的甲壳虫车,以纪念这个车系的结束。

大众甲壳虫 - 概述

形象甲壳的典型形象

“没有任何一辆车有甲壳虫那样的社会效应”,阿瑟莱顿在他撰写的甲壳虫赞歌《thebeetle》中这样写道“它成为社会风情的一部分。它有着属于自己的神话,人们为它写书、出版杂志,为它像明星一样拍电影……以它为主角的笑话数以百计……在漫画中成了对抗上流社会的造反者”。甲壳虫不是浮夸奢靡之辈,但它也绝不乏味苍白。在它之前和之后,没有哪辆车能象它一样给予车主绝对清楚的地位如果车主把地位当回事儿的话。甲壳虫最大的地位象征就是它的无阶级性无论物质还是精神。

差不多10年后,1971年7月,德国汽车杂志《汽车、发动机与运动》分析说“在几乎每辆车根据排量、马力和价格,都能分出高低并以此看出车主的社会地位时,甲壳虫创造了一种绝对无阶层区别的形象。任何人都可以驾驶它,不必担心外界来窥探自己的个人情况……”

在此期间,这份来自斯图加特的杂志还做出了另一个判断“不会有,也不可能有一辆真正的甲壳虫的接班车”,这是莱哈德塞夫特在1969年11月测试完甲壳虫后的评断“没有人能造出这样的车,即使是大众汽车”。不到5年后,1974年5月,大众汽车拿出了反驳的证据。甲壳虫突然有了接班人,包括所有甲壳虫的优点,没有它的缺点,由甲壳虫那一代人设计创意,这就是高尔夫。

声音甲壳虫的典型声音

驾乘过甲壳虫的那一代人无论在何时听到这个声音,都会感慨万千,唤起记忆中长久的思念。

这种声音,就像甲壳虫的外型一样清晰易辨。从上世纪40年代末直至80年代初,不可混淆的甲壳虫声音在德国的大街小巷不绝于耳。在世界其他地方,甲壳虫的风冷汽油发动机,是嘈杂的马路交响乐的主导乐器。在那些年代里,甲壳虫的声音始终是不断提高的小康生活的背景音乐。

因此,大众汽车的广告公司在60年代末打出了堪称经典的广告“全世界都喜欢德国?这个”。甲壳虫早已成为了德国在世界各地的“使节”:清晰可辨,难以混淆,并且永远可爱。它连续十几年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进口车。1967年它甚至在南太平洋的小岛国瑙鲁纵横驰骋。

幽默关于甲壳虫的典型幽默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甲壳虫用的是风冷发动机,但大众汽车公司仍然在60年代中期的初冬时节打出了整版的广告:“请您别忘了给您的大众汽车添加防冻液”。它说的可不是后面的四缸发动机,而是指前面放在备用轮胎下的风挡玻璃水。“因为我们知道,如何使用空气冷却发动机,但我们还不知道,如何用空气刷洗挡风玻璃”。沃尔夫斯堡是不是研究过用空气刷洗挡风玻璃,广告文案中没说。但就算真的研究过,甲壳虫的同代人也不会惊奇。因为那时甲壳虫早就在德语宝库里找到了绝妙的警句“空气不会冻结,空气不会开锅”。

大众汽车采用水冷发动机时就像要更改甲壳虫的设计一样,不可想象。尽管甲壳虫的设计早就被视为保守,甚至过时。大众汽车在广告中开起了诙谐的玩笑,而且确实得到了那些“死不改悔”的甲壳虫车迷的掌声。“1948年就有很多人认为,我们应该有所改进”,这句话和一辆早期的后车窗带中框的甲壳虫放在了1965年推出的广告上。这个说法也算实事求是,因为大众汽车在十几年里将甲壳虫总共5008个零部件改进到了5002个。

而甲壳虫的经典外形,则永远不变。大众汽车在60年代的另一则广告中称“有的外形不可能再改进了”,画面上是一个画着甲壳虫车尾图案的蛋。整整15年后(已经是高尔夫时代了),大众汽车延用了令人感伤的广告语。1978年在德国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下线,再次起用了言简意赅的“蛋”主题,这次广告上写的是“我们将保持这个外型,直至最后”。而且更为“顽固”的是,“全世界2100万甲壳虫用户都认为这个外型不错”。

味道甲壳虫典型的味道

用户认为不错的还有甲壳虫的味道:在甲壳虫里深呼吸一下,会闻到机器发热时的味道。所以,甲壳虫的竞争者在宣传他们的优势时提出“没有怪味的暖气”,但是这些竞争者有所不知,正是这股温暖的热气增加了甲壳虫的魅力,产生于热交换器,通过车门下面的小开口徐徐吹拂,这股热气就像好闻的香水一样显示着甲壳虫独一无二的个性。

甲壳虫的同代人都知道,甲壳虫的总是很温和的热风,在甲壳虫开始书写成功史的时候还是一大卖点呢。在当时绝对奢侈,因为其他的汽车没有热风,冬天时开车的人穿着厚大衣和手套在方向盘后紧忙活,而那些甲壳虫的车主们冬天开车时穿一件暖和的毛衣就足够了。

感觉甲壳虫的典型感觉

甲壳虫带给车主的是一种舒适的安全感,当然也包括车主的下一代。甲壳虫同代人的孩子们可以悠然无忧地呆在后排座椅之后的行李空间内。发动机慢条斯理的声音和鲁迪舒立克的歌声伴他们晃晃悠悠地进入梦乡。

甲壳虫那一代人随着甲壳虫长大,也在甲壳虫里长大。从有着椭圆后车窗的1952年款到内部空间更宽敞的1957年款,他们都坐过,等到1960年款推出时,他们已经从后座跑到了副驾驶座上(现在已经严禁孩子坐在这儿了)。

大众汽车公司在1967年的一个广告中曾经提问“为什么每年上千人学车时用的是甲壳虫?”然后他们自问自答“因为甲壳虫很好开,问问您的驾校老师,他的驾校就是这么办的。”

操控甲壳虫的典型操控性

驾驶甲壳虫能感觉到轻灵敏捷,不是因为速度,而是它易如反掌的操控性能。

轻便的转向、踏板和换挡杆,对驾驶员指令的直接反应这就是它在当时,50年代和60年代的表现,而当时能做到这些,绝非在70年代中期、也就是高尔夫时代以后那么容易。甲壳虫在当时为同级别的轿车树立了标准正如同以后的高尔夫。

这些优点,尤其令习惯于宇宙飞船一般笨重的轿车较劲的美国人倾倒。记者出身、后来当上大众汽车美国公司董事的阿瑟莱顿曾这样描述甲壳虫“它蹦跳着在车流中穿进钻出,它能一步溜进别人正要拐进的停车位。在雪地上它嗖地一声扬长而去,车尾上的出风口像是在取笑落在后面的车无能为力”。

美国消费者杂志《消费报告》早在1952年11月就对甲壳虫带来的影响一语中的:“如果您开车感觉太累,那么大众汽车会令您精神一振”。两年后,该杂志的测试顾问劳伦斯布鲁克斯对甲壳虫大唱赞歌“…为数不多的…令人兴奋的汽车,驾驶它确实乐趣无穷”。

1955年11月,美?杂志《大众机械》的记者莱奥多诺万就惊讶地瞪起了眼睛“…这辆车,身材和马力都不大。但它总是供不应求,销售情况火爆一时,而且它不打折,不赠送免费游巴黎。到底是什么车如此令人不可思议,这就是像甲壳虫一样的大众汽车”。

新甲壳虫细密而均匀的车身缝隙,让精湛的德国工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经典的前大灯更是出色的工艺造就完美的外形。 

怎样才算是一部好的发动机?它能输出多大的功率?在加速行驶时能得到多大的扭矩?如何在旅途中尽量降低发动机噪音并保证行使的安全?

新甲壳虫给出理想的答案:

发动机:2.0直列四缸发动机功率/牛矩图,5400转时最大输出功率为85千瓦(115马力),3200转时最大扭矩为172牛顿-米。

安全:电子稳定程序(ESP)保证了新甲壳虫行驶的安全性,汽车前排双侧面撞击时能有效地保

1994年,中国第一次在北京举办国际家庭轿车研讨和展示会。当时作为概念车的“新甲壳虫”第一次拿到中国来展出。人们不可思议地说,这怎么像个汽车,不就是个大玩具吗?这与轿车进入家庭有何关系?今天看来,德国人还是很会动脑筋的,旧曲唱出了新意,使甲壳虫的品牌得以延续。   

自从1978年德国不再生产甲壳虫之后,在海外,甲壳虫依旧风靡,人们还是喜欢这辆车,原因是它很怀旧,有一种对特殊年代的风情。尽管处在现代时尚的环境,心理需求要远大于物质满足显得越来越迫切。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许多影视作品都在介绍甲壳虫的年代,并以此车作为道具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同样,在中国,也有人喜欢甲壳虫并作为老爷车收藏当作珍品。迄今为止甲壳虫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一款车。有2500多万辆。而它至所以受欢迎,恐怕还是它的“平民情节”,赢得了世界声誉。   

有如此好的市场德国人为何要拿到海外生产,甚至不在欧洲生产?   

应该客观地看,老式甲壳虫在性能技术上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了,确实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它的人文情节依旧在挽留着它,直到今天才刚刚宣告“谢世”。应该说这是十分了不起的事。尽管如此,还要继续再生产2000辆纪念版,以吊足人们的胃口。现在看来已经不是在卖车了,而是在卖文化。   

对于这种现象,精明的企业和商人早已注意到了。早在上个实际90年代初就有人在策划,借助甲壳虫的理念和品牌,炮制与出甲壳虫完全不同性能和配置的现代摩登汽车这就是后来称之为新甲壳虫的个性化车型。   

十多年前中国人看到甲壳虫的概念车大感不解,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日后再次引起波澜的“卡通”车型。   

1999年,我再次去德国时,新甲壳虫已经在美国正式作为商品车上市了,并开始在其他国家销售。媒体称这是甲壳虫的复活,一时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在德国买时也要排队订购才行。在埃姆登港口,一排排刚从美国运抵的新甲壳虫是作为进口车登陆德国口岸,此时,人们看到的是已经被异化了的甲壳虫,成了真正的“宠物”,没有了历史的厚度,只是时尚的代名词。在老一辈的德国人眼里,这是走了调的甲壳虫,没有了过去的纯真味儿。但在年轻人的眼里前卫而又另类和新潮。   

2000年,新甲壳虫终于在中国国际车展上亮相。人们好奇的是,这是一款高科技的个性化车型。用市场人士的话说,现在的新甲壳虫已经不是平民车了,而是个高价姑娘跻身于高挡轿车之列,要40万元以上才能买到手。当我们在北京和上海街头看到新甲壳虫时,中国轿车正开始进入家庭,这与德国相比,竟相差了半个多世纪。当别人在玩新甲壳虫时,我们还在讨论十万元家轿的市场究竟有多大?这在国外还用的着讨论吗?   

正因为老款甲壳虫对家轿的普及做出了贡献,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它的停产才成为一大新闻,就像一支老款,一杯老酒,越老越有滋味,浸泡着历史,回味的是流逝的岁月……

 

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联系删除。
标签: 甲壳虫
来源:整理于互联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