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六大性能
1、动力性:汽车的最高速度、加速能力和爬坡能力;
2、燃油经济性:以最小的燃油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
3、制动性:制动效能、制动抗热衰退性能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4、操纵稳定性:汽车能够及时而准确地执行驾驶员的转向指令的能力、抗干扰及迅速恢复正常方向状态的能力;
5、平顺性:指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下具有一定舒适度的性能;
6、通过性:车辆通过某些情况路况的能力。
在一定使用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称为汽车使用性能。它是决定汽车利用效率和方便性的结构特性表征。
除了上述的六大性能外,汽车还得看发动机参数,主要看功率和扭力。
最大功率:决定了汽车的最高车速、及中后段加速能力;最大功率出现转速越高,理论可持续压榨出的功率越多。
最大扭力(扭矩):决定了汽车起步加速时间(爆发力);同时,最大扭矩出现的转速越低(称之为低速扭矩),理论起步加速越快(爆发力越猛)。
汽车的里程数的算法:就是用轮胎的转数乘以轮胎的周长。由于轮胎的周长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车轮的转数,就可以计算出汽车的行驶里程和车速。
比如轮胎的周长是1米,每分钟转1000转,那么这辆车就是每分钟行驶1000米,每小时行驶36千米。
汽车里程表历程:
早期的汽车,使用的是机械式里程表。它的转速信号是从变速箱输出轴后端获取的。
获取方式是让变速箱输出轴带动一个里程表齿轮与输出轴同步旋转,然后这个齿轮再带动一个软轴线,软轴线的另一端连接在里程表上带动计数齿轮转动,计算汽车的里程数据。
现代汽车汽车基本都使用电子里程表。仪表盘基本就是一个显示屏,上面显示的参数是受行车电脑控制的。车速传感器将车轮转速信号传送给行车电脑,计算出一个数值,显示在仪表盘上。